enixbo 发表于 2010-10-7 15:25:21

笔记本维修判断原则、方法

1) 维修判断总是从最简单的做起:如先查看外观、连接,再看软件的设置、安装,最后检查部件或设备。
2) 观察法。观察,是维修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A、加电前的观察(见下面的“3、维修判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节);
B、拆装过程中的观察。应养成注意故障机原始状况的好习惯,即每进行下一步操作之前,都要观察当前的状况,如连接状况、安装状况、形状状况等;每拆卸下一个部件或设备后,都要对所拆卸的部件进行认真查看,如:部件上芯片或器件的颜色、插槽、接插件等;
C、加电过程中的观察。加电中,应重点观察:指示灯、风扇、气味、屏幕显示的内容(包括一闪而过的内容)等。
D、周围环境的观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维修工程师的足够重视。
6)软件检查与判断建议
A、操作系统方面。如操作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响应和运行(判断的思路参见第二部分中的相关内容)、是否存在病毒等;
B、设备驱动安装与配置方面。即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是否能正常响应;
C、磁盘状况方面。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判断的方法参见第二部分中的相关内容)
D、应用软件方面。如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有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数据等是否完整等;
E、BIOS设置,在必要时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建议:在维修时先把BIOS恢复到最优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
F、在硬件配置正确,并得到用户许可时,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软件故障,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
7)      隔离法。这种方法与下面的最小系统法类似。即将有可能干扰故障判断,或怀疑有故障的功能屏   
蔽掉,以突出故障本身的一种判断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硬件维修,还可用于软件维修。
8)                                    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是指在满足特定应用的条件下,使用的最少的部件配置来进行维修判断的   
方法。最小系统有两种:
硬件最小系统:既是光板测试,只包括主板、CPU、内存、液晶屏和电源,这种测试可以排除很多由于装配而引起问题。
软件最小系统:只含有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硬盘、键盘。在这个系统下,检查软件问题、启动问题及硬件问题。
利用最小系统法,有两种判断思路:
A、在所组成的最小系统配置下,查看故障是否复现,如果故障消失,说明问题出在其它部件或设备上,否则问题出在最小系统中的部件上。
B、最小系统法,也可反转使用,即从当前故障机的配置开始,逐步减少部件,最后至最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当减掉某部件后,故障消失,则在减掉的部件中就有可能存在故障部件。减少部件的顺序,建议:A、先减去非联想部件,然后是联想标配部件;B、先外围设备,后内部部件;C、先其它板卡,后驱动器à显示卡à内存。
9)                  用替换法进行替换及比较判断
替换、比较的顺序。建议如下:
A、应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比较的部件或设备
B、在替换比较的过程中,应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比较。
C、替换比较,应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D、替换比较,还可从当前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10)                  加装硬件设备后,如无特别说明,最好先由操作系统自动识别。而且最好在删除了旧设备后,再加装同类新设备。
11)                  随机性故障的处理思路。随机性故障是指:随机性死机、随机性报错、随机性出现不稳定现象。对于这类故障的处理思路应该是:
A、硬件,特别是上门服务时。一定要在充分软件调试和观察后,在一定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硬件更换。如果没有把握,最好在维修站内进行硬件更换操作。
B、以软件调整为主。调整的内容有:
a)设置BIOS为出厂状态
a)                  查杀病毒
b)                  调整电源管理
c)                  调整系统运行环境
d)                  必要时做磁盘整理,包括磁盘碎片整理、无用文件的清理及介质检查(注意,应在检查磁盘分区正常及分区中空余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进行)。
C、确认有无用户自加装的软硬件,如果有,确认其性能的完好性。

2.3、维修判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在进行故障现象复现、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应避免故障范围扩大。
2)                           在维修时,须查验、核对装箱单及配置
3)                           加电前,必须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电脑设备的连接情况,以确认无异常。下列情况应重点注意观察:
A、电源环境——电压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电源是否稳定;在同一电源分支上是否有较大的干扰设备。
B、周边环境——设备间的距离,其它产生干扰的设备,其它设备与电脑设备的连接情况。
C、温、湿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D、设备间用于连接的插头座是否完好,接触是否牢*。边线连接是否正确。
E、电脑设备及所边其它设备是否存在变形、变色、异味等异常现象。
4)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应用或设备,应在认真阅读用户使用手册或其它相关文档后,才可动手操作。
5)                           在进行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如有可能影响到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一定要在做好备份或保护措施,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
6)                           如果要通过比较法、替换法进行故障判断的话,应先征得用户的同意。
7)                           在维修过程中,要注意:
A、设备及系统等的驱动、补丁是否安装、是否合适;
B、系统时间是否设置正确;
C、所在故障是否为业内公认的BUG或兼容问题;
D、硬件设置是否正确、合适。

永远爱你 发表于 2015-2-26 01:27:08

多谢楼主无私分享,非常感谢哈,赞个,楼主辛苦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笔记本维修判断原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