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网驿-企业信息化交流平台【DTC零售连锁全渠道解决方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老司机
查看: 1125|回复: 0

[转帖] 2011数据中心大会: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3-7 10:15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1-31 1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概念的不断普及,云计算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说到云计算就不得不提数据中心,这是云计算的根本前提。因为技术的不断革新,现状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如何让数据中心的建设更加适应科技的发展,并兼顾环保、节能等方面,这正是我们当前要思考的问题。2011年4月21日,由网界网主办的2011年数据中心大会在北京市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旨在为云计算架构下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_110426102146_1.jpg

    微软发力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高级软件架构顾问崔宏禹在数据中心大会上透露,微软在芝加哥的数据中心采用的全部都是由戴尔或者惠普定制的集装箱式服务器,具有可扩展可模块化的战略构架。这类集装箱式服务器在微软的芝加哥数据中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层式,另一种则是两层式。两层式集装箱下面的一层放的是刀片服务器,服务器是定制的两U的刀片服务器,每个两U刀片服务器里放置4个服务器单元。这两U的刀片服务器除了有一个很简单的可能有两路或者四路备份的直流电源模块,没有其他的电源,进去的都是直流的,没有风扇,剩下的就是X—CPU加上硬盘,所以,两U这么厚的刀片里放四个服务器,完全可以媲美于四台传统的服务器。其最大可以放置2500台物理刀片服务器。
    而这样的一台服务器价格不到1300美金,不仅在成本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在整个的架构方面同样具有优势。而目前微软已经开始研发基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新一代的数据中心是模块化的,生产部署时间比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更短,集装箱里有2500台服务器,成本却不到1300美金,一个集装箱加上外设算下来大约五六百万美元,对很多初始企业来讲投入还是有问题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将采用空冷技术,降低水资源的消耗,PUE降到1.0—1.2。
    据崔宏禹透露,微软将把新一代的模块化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与软件**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引进中国市场。

    Emerson:如何构建云计算智能化数据中心

    Emerson技术服务部经理季晓文表示,Emerson将所有的IT设备和支撑IT设备的环境,以及构建这个环境的(Pce)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并考虑他们之间的管理,将之作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讲,从设计,到实施、运营,再到持续的优化,其实是一个循环。就这个循环来言,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或者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随着数据中心越来越模块化,其实会变得非常的显现。在设计阶段来讲的话,作为基础设施本身,主要是考虑到IT的需求,所谓的IT需求并不是具体到服务器的数量,而是指所期望的运算能力、网络交换能力以及数据存储能力。因此,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必须具备这个能力。
    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讲,必须满足五个需求,即供电、制冷、空间、安防和布线。出于对IT设备本身的考虑,采购的IT设备标准必须统一。新建数据中心,空间已经变成一个不那么重要的要素,更多的是考虑用电。但其实在用电程度上也隐含了对智能的需求。

    贝尔:应用流畅网络打造数据中心

    上海贝尔企业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徐向东表示,现在用的数据,包括终端已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只是在办公室里访问数据,而现在很多移动终端的加入造成数据的激增。就目前的数据网络面临非常多的挑战。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服务,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帮我们更好地提供了这些数据和服务,但同时却给我们带来更多数据的增长。另一个压力就是更多终端的使用造成了更多的应用,在这些应用里,从最早简单的数据传输,到现在更多的多媒体传输,对网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网络如何很好的支持数据中心,应用流畅网络有三个要素,首先是架构,再有一个就是运营管理。
    从架构来讲,为了保障在新型的数据中心里能够有更高的带宽,更快的数据交换,所以,在全新的网络架构里已经不会再有像传统网络里的三层架构,新型的数据中心能够提供高密度,高带宽的产品。除了架构之外,再有就是面向虚拟化,虚拟化一方面是服务器的虚拟化,另外一方面就是网络的虚拟化,把网络架构多个实体虚拟成一个设备。
    第二个要素就是控制。其实最主要的数据中心是提供一些应用,也就是经常说的应用即是服务,提供这种应用也就是提供一个服务给用户,对于网络来讲,如何来支持这些应用或服务,最重要就是要感知这些应用,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叫VNP,就是虚拟网络档案,服务的变化,包括应用的变化,以及虚拟机的移动,都可以跟虚拟网络档案相关联。这样无论应用或者虚拟机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对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都不会有任何的变化。这是控制的一部分,在控制里主要有两个概念,首先是自动检测现在应用虚机的变化,再有一个就是基于策略的一个控制。这些策略是事先制订好的,包括针对这个虚机,针对这个应用的带宽、安全等等。
    第三点,在应用流畅网络里对数据中心的支持就是在运营管理这一块,首先得有一个专门的软件对虚机进行支持,这也是因为现在虚拟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数据中心里必须把虚拟机的移动,虚拟机的管理和网络管理统一在一起。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运营管理或者今后的成本核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节能,实际上在数据中心里,能耗对后期的投入是非常重要,不光是设备的能耗,还包括环境,空调等等。设备的能耗增加,空调也需要增加。所以,在能耗方面,新一代的数据中心产品会将大量的工夫花在能耗方面,而全新的数据中心可以看到每一个端口,每一个千兆端口或者万兆端口上能耗的程度。

    深信服:安全、高效、便捷的迈向云端

    深信服公司技术总监殷浩表示,云的兴起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将IT服务的交付方式进行一种转变,让应用和IT设备以一种资源的方式来随意的获取。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如何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落到平凡的人间,当前的一些技术热点都集中在云端这一层,都是云内如何进行相关的建设。但是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云,即使已经建设就绪完成,并且是高效的,作为终端的用户仍无法安全、快速、便捷地获取这些云的应用的时候,这样一种高投入的建设是否有它的意义呢?因此,如何从终端向云端的接入是目前我们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
    获取云服务的时候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看待,就是云端、云接入,以及终端。首先在云端,当我们把所有的应用都放到云上之后,就意味着把所有的鸡蛋摆在了一个筐了,便捷了,但是安全风险也会急剧增加。第二个层面就是云接入,私有云可能会采用专线或者互联网的VPN构建广域网实现用户的接入,很多公有云可能采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复杂的链路造成链路的质量不可控,用户的体验如何进行一种感知和保证呢?第三个层面就是终端,云的要求就是能够在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轻松的获取资源,但是同样增加了一个复杂度的问题,就是终端的多样性,使用的环境变的多样了,可能让应用系统的部署变得更加复杂。

    楼主热帖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