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网驿-企业信息化交流平台【DTC零售连锁全渠道解决方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老司机
查看: 2101|回复: 8

[推荐] ERP的前车之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24 23: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曾几何时,ERP一度成为中国管理软件的代名词,然而,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境况把ERP推向了尴尬的境地。光荣与坎坷的物流信息化 从财务软件到ERP,中国管理软件行业走过辉煌走过萧条,也试图走向成熟,但未果。  曾几何时,ERP一度成为中国管理软件的代名词,然而,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境况把ERP推向了尴尬的境地。今天,当软件厂商痛定思痛,重新审视并思考中国管理软件的未来时,ERP曾经遭受的冷落成为整个行业最有价值的“教科书”,它将为处于成长期的中国管理软件带来更多的思考和经验。
: I5 g5 Z1 V( r9 I  中国制造已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物流供应链管理也将成为软件领域的又一热门词。有调查报告显示,这个领域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有望
  N; V5 K$ }/ e  成为继ERP之后管理软件行业最为活跃的一个分子。还有数据表明,物流软件的市场规模以每年50%以上的规模增长,这种势头未来还将持续下去,这样的调研和数据给处于不温不火的中国管理软件行业带来一线希望,然而,ERP曾经的遭遇在这一希望之上似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规避ERP式的尴尬,如何实现物流软件全面快速发展,ERP曾经的坎坷经历也许能够给我们更多启示。
& w- B8 a! }- |$ X; C% c. [: D' |
   “从‘不上ERP等死’的调侃中不难看出,ERP在中国市场还是有需求的,这是我们对‘上ERP找死’的分析与反思的前提条件,也是ERP经验有借鉴价值的必要条件。”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异常冷静的看待这句行业内的“经典语录”。- p  k  Q2 T- J% T* j+ C
   沈国康指出,中国的ERP需求是跟宏观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企业学到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也看到了信息化尤其是ERP将这一管理模式执行的是如何彻底。在这样的背景下ERP的需求在国内产生了,但是,当时国内尚没有成熟的ERP模型,于是,软件厂商通过模仿或者代理方式将国外的应用模型引入中国。在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在还带有明显的“中国式发展”的烙印,ERP这个舶来品却没有更多的考虑中国特色,这为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7 ]' P  t3 M" L( {2 b- N* [
   “产品功能和企业需求产生了错位,易用性又没有特别照顾信息化应用能力比较低的中国员工,系统可扩展性依然没有预见到未来中国式管理的变化,这一切应该是ERP遭遇冷落的显性因素,而缺乏对客户需求的思考和调研则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ERP走进寒冬的隐性因素。”沈国康把这一切总结成“没有消化的拿来主义”。
0 e' e" o8 i1 Y   沈国康的观点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同,长期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的加速跑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正从不规范到规范化转变,ERP作为一款管理管理工具需要与中国企业的现状结合,在引导企业规范化的同时又不能过于超越企业的管理模式,而国外的ERP需求模型是在绝对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下应运而生的,这并不适合中国企业。中国需要比现状“快半步”的管理模型,引导企业走向规范化,这是软件厂商没有深入思考的,也是ERP这个“外来的和尚没有念好中国经”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企业的规模、业务类型、人员结构等因素也没有被重新考虑。
  u. {) s5 f* ?& G$ l   如果说功能与需求的不对称让刚刚进入中国的ERP感到一丝凉意的话,那么由于易用性等应该环节出了问题而导致失败案例的增多让更多企业望而却步则将ERP真正带入了寒冬。该专家指出,由于当年中国员工的信息化操作水平相对欧美国家较低,ERP这个“高科技”成了很多企业的摆设。在ERP的应用过程中,当系统出现问题后半个小时信息中心还没有接到任何部门的反应,则代表ERP的应用的失败。在中国早期实施ERP的大多数企业里系统出现问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人反应,因为传统的手工作业和管理信息系统在并行工作,ERP成了企业信息化的招牌,动辄上千万的投资项目的一个个失败给ERP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O9 n( O( a) @4 F* c) n6 ~" h
   站在ERP的肩上思考# P0 R6 ~7 H3 W6 Q" ^6 q
   “与其说ERP的尴尬是软件厂商向市场交出的第一笔学费,还不如说ERP是中国管理软件行业走向成熟的‘巨人’,因为站在ERP的肩膀上我们看清了‘馅饼与陷阱’,失败的经验往往更加可贵,它让整个行业集体觉醒。”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客观并宽容的看待当年的ERP遭遇。他指出,经历的当年的遭遇后,让整个行业更加冷静同时也更加珍惜眼前的机会,今天,物流软件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成为软件厂商面前的“馅饼”,如何规避风险,如何绕开陷阱,站在ERP的肩上思考让我们看到软件厂商必须具备向内和向外两个基本功。
7 O: k! t* c/ l   沈国康指出,所谓向外就是研究行业,研究客户需求,研究用户使用习惯,让产品功能和企业需求成功对接,做出适合中国企业的物流软件,同时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系统扩展性做出充分预计,另外,还要对目标用户进行有正面的教育,要从企业的问题入手,从需求着眼,不能像当年ERP那样炒作概念,让厂商和客户都成为管理学家,那没有意义;所谓向内就是通过产品研发,将需求模型转化为产品应用,更要注重中国员工的使用习惯,让产品真正用起来,这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在不向功能妥协的前提下,让信息系统能够简单易用就需要后台系统具有更为强大的处理功能,这考验的是厂商的研发能力也是战略眼光,因为,简单易用的产品会给研发成本带来成倍的增长。这些是当年ERP的遭遇给我们的启示,它将给物流软件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4 h3 d: i+ }4 o  s# k
   业内专家在认同上述观点的同时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给出了建议,有专家指出,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物流软件的需求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上百亿。面对如此大的市场,软件厂商应该可持续的去开发这块市场,这让企业和软件厂商都会长期获益。不能像当年ERP那样去赚“快钱”,软件厂商需要长远规划,从需求模型确立到后续服务建立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流程,把基础工作做实,概念的输出上要客观准确,软件厂商要手脑并用,思考与行动一样重要,这是ERP的启示,也是站到ERP的肩上让我们看到的未来。
: ]5 P! q3 m$ n9 j& A   光荣与坎坷的物流信息化
2 r" Q" k6 ]4 A2 X8 ]   从财务软件到ERP,中国管理软件行业走过辉煌走过萧条,也试图走向成熟,但未果。正如沈国康所提到的,市场需求是论证“上ERP找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今天当我们讨论物流软件的未来时,该行业的市场预期也将成为我们讨论的基础。从博科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未来物流软件的空间可以和ERP相媲美,在对企业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有望与ERP同日而语,这是ERP可以作为物流软件成长道路上参照物的前提条件。也是业内人士提出“用物流软件重塑中国管理软件光荣岁月”的理论依据。2 D2 g" ?% ~* W8 B
   有关专家指出,ERP曾经是中国管理软件的代名词,未来是否会有一类软件产品可以代表行业的整体水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市场越来越细分,需求越来越精细化。物流软件尽管有着与ERP相当的市场空间,但如果说可以代表整个行业那有些言过其辞。尽管如此,物流软件还是被寄予厚望,期待的不仅仅是上百亿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从一类软件的普及面、对企业管理的拉力、对软件行业整体的锤炼等因素来考量的话,物流软件将有望通过产品、市场、厂商和客户等多方的成熟来带动中国管理软件整个行业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物流软件承载着中国管理软件的光荣与梦想。
  P2 |3 g( X* W   然而,软件厂商似乎没有欣喜若狂,经历了ERP洗礼的他们更加冷静的看待摆在面前的机会,在看好物流软件的同时,开始思考ERP带给物流软件的种种启示,这可以看作是软件厂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也可以看作ERP之于整个行业的“贡献”。光荣与梦想的路并不平坦,物流软件需要警惕的也许不仅仅是ERP式的尴尬,但能够站在ERP的肩上去思考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6 U7 E# I3 s& G; f
楼主热帖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30 11:14
  • 签到天数: 117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4-25 07: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cwy214508 的帖子

    前车之鉴,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好文章。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28 13:34
  • 签到天数: 22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4-25 0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cwy214508 的帖子

    ERP成功与否,关键是企业经营流程的顺畅。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将ERP看成是万能的,而不是将其做为一种提高管理的工具,如何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而是让ERP如何完全的适应自己----而无论其适应是否合理。因此,ERP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很少。为什么国外ERP做的很好呢?关键在于理念上----国内是买产品,国外是买规则。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25 0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小企业很难下决心上ERP,这个问题也挺难突破的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5 09:55
  •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4-25 09: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ERP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领导和ERP的实施管理及操作人员

    ERP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领导和ERP的实施管理及操作人员; X4 c. G$ K* f6 m0 B. F$ B0 ~. x
    一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一但ERP的实施确定了,领导者首先要坚定不移的信任ERP,
    # h9 l6 F" d7 Z. d因为实施过程中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不能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3 [4 r& m) I2 q/ D9 H- {* C( E
    作为ERP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该在遇到困难时更要坚定信心,解决问题,联系ERP的供应技术部门共同解决难题。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30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的,观念问题。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2-28 11:38
  •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5-3 0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peter0503说得好!!
    6 k# k3 c1 b2 `$ I: A: S+ |ERP成功与否,关键是企业经营流程的顺畅。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将ERP看成是万能的,而不是将其做为一种提高管理的工具,如何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而是让ERP如何完全的适应自己----而无论其适应是否合理。因此,ERP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很少。为什么国外ERP做的很好呢?关键在于理念上----国内是买产品,国外是买规则。) E. V( x, r& P! A
    -------------------------------------------------------------------------------------------------------------------------------------------------------
    / U4 P2 U/ Z9 D8 K我们公司就是在试用K3时碰到该问题,公司各级的理念、管理流程、甚至最基本的BOM如何确认录入都不清楚,加上软件公司的不负责任,使所上的ERP根本无法运行。当然,最大的问题是本公司的理念离实行ERP还有很大的距离,有些还冲突。!!!!叹!!!!!!!!!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5 14: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各公司的情况不一样,复杂多样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13 22:35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5-5 23: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体的素质要求要很高
    " {" K  W5 N+ f7 i7 ?" y9 h2 [像现在企业名称是集团.: i) Y% B" o2 I  Q, N; v, K
    但是当你分析下去后发现,原来又是家族企业, 主要就几个效率人.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