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网驿-企业信息化交流平台【DTC零售连锁全渠道解决方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老司机
查看: 1290|回复: 1

[转帖] 秘而不传的 摄像机自动聚焦原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2-3-7 10: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2-7 15: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摄像机聚焦点前后的一段距离内,图像都是清晰的,我们将这一段距离称之为景深,超过景深范围的图像都是模糊的。决定景深大小的因素有光圈的大小、焦距的大小、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等,而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可能都是变化的,尤其是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这种调节焦点位置的过程称为聚焦或对焦。
    现在家用摄像机的自动化功能越来越齐全,自动聚焦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此项功能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了解自动聚焦的原理,明确它的实现条件与不足,有助于你在不同的场合决定是否启用此项功能,从而拍摄出优质的画面。
     通常在摄像机镜头的前端专门设有一组聚焦镜片,包括外侧与内侧两个透镜,通过改变聚焦组镜片的位置即可达到调焦的目的。那摄像机是根据什么作出正确的聚焦操作的呢?虽然目前摄像机镜头的自动聚焦方式很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源方式,也称为主动式聚焦,它是由摄像机内发出的探测源(如红外线、超声波)经过被摄物体的反射,再由摄像机接收从而自动调整焦距;另一类为无源方式,也称为被动式聚焦,较有代表性的有佳能自己研制开发的“固态三角测量”系统(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和新近流行的TTL(Through The Lens)方式。SST方式的原理是: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分别经过固定反光镜和可动反光镜后,再反射到两个透镜及一个三角棱镜,分别照射在检测传感器上,使之变换成电信号。再由微电脑处理器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与被摄物体之同的距离,控制镜头的聚焦电动机进行聚焦工作。TTL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直接从摄像机镜头后面的CCD传感器取出视频信号,再经微机处理,根据这些返回的数据来调整透镜的自动对焦机构。这种聚焦方式具有远距离聚焦正确,对焦没有视差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太暗和被摄体反差低时不能正常工作。
     通常家用摄像机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的影响,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但不能透过玻璃等透明物体进行工作,对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也不能正常工作。而专业摄像机多采用被动式聚焦。


    楼主热帖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2-19 17:2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2-19 1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为什么字数老不够呢?
    启用邀请码注册,提高发帖质量,建设交流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